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老外吳鳳愛台灣列10優10缺 網友被中肯到

「阿多仔」吳鳳在三立旅遊節目《愛玩客》主持風格新穎,廣受觀眾喜愛,在台灣住了8年的他,最近突然有感而發在臉書上列出台灣的10項優點和缺點,認為這塊寶島也許不盡完美,但仍有許多數不清的優點,要大家不要妄自菲薄。

▼旅遊節目主持人吳鳳在台灣住了8年,近日突然有感而發列出台灣的10項優缺點。(圖/吳鳳的臉書)

吳鳳列出台灣的「10優10缺」,把台灣拿來和出生地土耳其來比較,認為這裡其實比國外安全很多、健保醫療服務好、交通便利、餐廳選擇多、生態豐富,且這裡的人擁有包容多元文化的開闊心胸,不會欺負外國人,也願意接受不同宗教。

關於台灣的缺點,吳鳳提到備受國人批評的高房價問題,表示台北房價實在太貴,很多人可能一輩子買不起,且這裡很難看到藍天、空氣不好,很多時候是在灰濛濛的日子度過,除非到東部才可以飽足眼福,而年輕人似乎普遍對外表沒自信常說:「外國人很帥!」希望大家不要這樣妄自菲薄,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優點。

除此之外,吳鳳提到台灣的很少出現國際新聞,幾乎「只看自己的環境」,經常播沒有意義的話題跟無聊的美食介紹,或者是有小狗上節目,他認為台灣必須把自己推出國際,做更出色的表演。

吳鳳臉書全文:

台灣是我的家,已經接近8年。雖然有不夠完美的地方,但是在我心目中有更多數不清的優點!所以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

下面先跟大家分享10大優點!

1-台灣絕對是比國外安全多了,所以很多人算很平安的過日子。
2-台灣的醫療跟健保卡全世界前第幾名,因此很多人享受不錯的健康服務。
3- 台灣因為土地小,所以很多東西很方便,便利商店,各種各樣的餐廳,高鐵等等,讓台灣變成世界最方便的地方之一。
4-台灣的教育不錯,很多大學給學生品質高的教育機會。而且大學裡面的環境跟讓學生用的服務都算很好。
5-中華文化是台灣主要的文化,中文讓很多台灣的藝人發展到大陸會變成巨星,中華市場讓很多台灣的商人賺大錢。畢竟是一樣的文化更容易跟對岸建立經濟關係。
6-台灣人不會欺負外國人,台灣人接受不同宗教的人民。不像歐洲一樣,歐洲因為我是回教徒,還是亞洲人很容易被欺負。
7-台灣科技發達,很多科技公司會有國際的名氣,讓台灣賺不少錢。
8-人民的教育水平不低所以很多人對其他人有禮貌。排隊,環保,回收,這些概念比很多國家好多了。
9-台灣的經濟比我自己國家土耳其好多了至少比較穩定。我來的時候油價跟現在的油價沒有差很多,不過土耳其一公升油已經超過80塊台幣!!!
10-台灣是一個生態豐富,風景漂亮的地方。

因為這裡是我的家,所以很想要跟大家誠實地分享自己覺得台灣的缺點!請不要生氣,因為自己希望台灣更好。從外國人的角度看看台灣的缺點。我們一起討論吧!

1-空間有限,所以房子太貴尤其是台北,很有可能很多人一輩子買不到房子。土耳其1000萬台幣的房子在台北變成5000 萬!!太離譜了!
2-藍天空的日子不多,除非去東部。真可惜台北是一個灰色的城市。
3-台灣的房子外面看起來不夠漂亮,所以觀光客來的時候讓很多西方人覺得很多房子舊舊的,沒有美術感。
4-外面吃食物的習慣讓很多夜市有衛生問題,雖然我也很喜歡夜市,但是按照歐洲的衛生水準來說這些攤子跟夜市沒辦法及格。
5-年輕人自信不夠,我常常聽到年輕人說,我英文不好,外國人很帥,你們眼睛很漂亮,我兒子不帥!!!這些都是讓台灣失去自信!!
6-隔壁的國家,大陸,韓國,日本的特色很明顯。歷史比我們更悠久,他們的景點更多。所以我們很不容易吸引西方的觀光客來台灣。我們變成第四,也許五個觀光目的地。
7-台北空氣不好,從歐洲來的人很快發現空氣品質有點差。
8-手上的資源跟力量有限,例如電視台沒有錢,無法投資大型節目。電視台的創意低,很難變成跟韓國一樣有國際的舞台。我們在模仿人家,所以變成 小舞台的小地方。一直做同樣類得節目,美食,談話,綜藝等等,卡在小小的舞台。藝人無法培養自己的才藝,除非紅到大陸還是跟李安一樣用美國的力量!(不過如果有投資的話,大家知道我們的KANO ,SEEDIQ BALE 等等電影會超越很多西方的電影,其實台灣有不少厲害的人,只能我們不知道怎麼用他們)
9-國際新聞有限,新聞都在播沒有意義的話題跟無聊的美食介紹。結果國際化比較少進來。我們為了小主題浪費珍貴的的時間。例如,小狗狗常常上節目!!2014 年不需要這種玩法!必須要做更出色的表演。
10-我們在台灣比較少管世界的事,我們在看自己的環境而已。不過台灣只有36000 平方公里而已。這個規模等於土耳其的城市!!!我們更需要找辦法把自己推到國外!其實從國外看的話,很多西方國家不太管台灣,畢竟很多國家跟臺灣國與國的關係。有點可惜!

Evernote 幫您記住生活的點點滴滴,輕鬆保持條理。下載 Evernote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找回Facebook訊息主導權?閱讀臉書必用七大技巧

前幾天 Facebook iOS App 更新到 10.0,更早之前 Facebook Android App 也已經更新到類似介面的版本,在這個新版介面中(針對 iPhone、 Android 手機版),採用了左右滑動分頁的方式表現臉書認為重要的幾項資訊,但也因此,看到很多使用者在 App 評論下抱怨:「怎麼最新動態消息功能不見了?」

其實這個功能還在,只是沒辦法直接在新版 App 的首頁切換,無論 iPhone 或 Android 上都要切換到最後一個「更多」分頁,往下拉找到「動態消息」欄位,就可以找到切換「最新動態」的選項。

而看到有不少使用者有上述疑問後,也讓我發現其實很多朋友是「很認真」在閱讀臉書動態消息的,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更廣、更深、更多好友、更多重要來源的訊息,希望閱讀時不要有遺漏,但也希望更有效率。這樣真的能兩全其美嗎?或許透過下面要幫大家整理介紹的 Facebook 動態消息七大技巧,可以在閱讀臉書時滿足每個不同人的需求,找回自己的訊息主導權

 

一、人氣動態、最新動態有何不同?

但或許有些朋友沒有發現新版 Facebook App 把「最新動態」隱藏到介面的深處,甚至從來沒有用過「最新動態」,那麼什麼是最新動態呢?

其實,在 Facebook 預設的首頁動態消息裡不會顯示所有朋友的動態,只會顯示 Facebook 認為對我們來說重要、熱門的「人氣動態」,這就會導致我們錯失許多可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訊息,例如一些不常在臉書互動但其實喜歡默默觀看的好友分享,或是一些比較沒有被按讚但有深度的好文章。

要找回自己閱讀臉書訊息的主導權,在首頁上把動態消息切換到「最新動態」,才能看到最近幾個小時內朋友發布過的內容,這是兩個值得常常替換使用的方法。


其實可以很明顯看出兩者的差別,預設的「人氣動態」常常只會顯示這兩天裡的熱門、多互動訊息,有時候昨天的訊息也會反覆出現,這當然有它的用途,設為預設其實也很有道理,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想錯過最熱門的資訊。

但是,當想要主導自己的臉書閱讀時,偶爾手動切換到「最新動態」,才可以「真的」看到「剛剛」幾個小時內朋友發表了哪些資訊,而不會一直在昨天的訊息鬼打牆。

 

二、閱讀那些沒出現過的未讀朋友動態

但是即使懂得偶爾切換到「最新動態」去查看,可是我們也不可能總是盯著 Facebook,所以就算切換到最新動態,也還是可能漏掉早上朋友發表過,但沒有出現在臉書首頁牆上的消息。

這時候, Facebook 上還有一個「未讀的活動紀錄」,進入這個頁面,就真的可以把那些被臉書過濾掉、沒有出現在我的塗鴉牆上的朋友訊息,一一列舉出來,就好像新聞訂閱服務裡的未讀清單一樣。

 

三、偶爾檢查隱藏在第二收件匣的訊息

除了朋友發布的動態分享外,在 Facebook 上大家也喜歡直接傳訊息來彼此聊天,這些聊天訊息或是工作訊息都會出現在 Facebook 的收件匣。

但是,那些在 Facebook 上還未認識的朋友,可能是剛剛聚會上碰面但尚未在臉書連結的朋友,也可能想要傳訊息給我,跟我說一些重要的事情,但這些尚未結交的朋友如果想發訊息給我,他們的訊息可能會出現在 Facebook 「收件匣」的「其他」中。

為了不要漏掉可能的重要緣份或機會,偶爾檢查一下自己的這個「第二收件匣,也是一定要使用的技巧。

 

四、搜尋過去記憶裡的 Facebook 好友動態

Facebook 雖然讓大家在上面盡情發表心得,讓大家瀏覽彼此最新的分享,但是如果想要找回之前看過的好友動態,或是找回自己發表過的內容,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時候就要利用「 QSearch 」這個第三方服務,掌控簡單搜尋自己、好友過去訊息的權力。


五、資訊整理:分類訂閱興趣主題清單

Facebook 對於動態消息的自動過濾整理,只有所謂的熱門,但缺乏個人的專業,這其實我也不覺得是臉書的錯,因為本來資訊整理的專業應該要落在個別用戶自己手上才對。

而臉書其實有提供我們自己決定自己要看什麼訊息的功能,其中我覺得最好用的應該就是「興趣主題清單」,透過這個分類功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納入,以後就能深入追蹤他們的消息,不用擔心漏掉,也不用擔心雜亂。

想要自己掌控自己在 Facebook 需要的情報,那麼請參考我之前這篇文章的方法教學:「訂閱我的 Facebook 興趣主題清單,友達未滿、情報交換」。


就像當我在行動版 Facebook 閱讀資訊時,我其實既非使用人氣動態,也非使用最新動態,而是優先看自己分類好的興趣主題清單,直接閱讀那些我最需要的數位消息、藝文資訊。

 

六、絕不遺漏:設定重要來源的訊息通知

但是,如果有特定某一位朋友,或是特定一個專頁的發表內容是你絕對不想遺漏的,那麼可以進入該位朋友或該粉絲專頁的頁面,在「讚」選單下勾選「接收通知」,這樣一來以後這位朋友或專頁有發表任何訊息,都會在臉書右上方的紅色通知選單裡出現,就不用擔心有任何資訊遺漏了。

 

七、個人過濾:檢舉有問題或不感興趣的消息

反過來,有時候我們真的不想看到臉書上的某些動態,例如:

● 真的是情色、詐騙的訊息。
● 某些類型的臉書廣告。
● 某些人的訊息。

這時候,其實我們都可以過濾隱藏,甚至檢舉提報,詳細的方法歡迎參考我之前寫過的:「學會臉書「不讚」的方法, Facebook 好內容是你我可創造的」。

找回自己 Facebook 上的動態消息主導權並不難,學會上述七個必用方法,我們也可以讓臉書讀起來更加符合我的需求。

 

出自電腦玩物/esor huang

Evernote 幫您記住生活的點點滴滴,輕鬆保持條理。下載 Evernote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披薩爸爸開店撫養三個孩子


在桃園的鄉野間,有位單親爸爸打造了一間陪伴孩子成長的披薩店,大家都叫他娃爸,過去他們的日子很貧困,但如今他帶著三個孩子,樂觀走過低潮,就帶大家一同去看看娃爸與三個孩子的真情故事。

你看我這雙手就知道了,這些都是燙疤,七百多個日子以來,為了要保護這些家人。
走進這個貨櫃屋,你會看見斗大的四個字,歡迎回家,你可能會納悶不是一家賣披薩的店嗎?但這裡是一個單親爸爸為了三個孩子及其他家人所打造的家,而爸爸口中說的這些家人其實就是每一個到這裡的客人。
第一次你可能會認為他是店,但是慢慢回來之後,你就會知道他只是一個家,金錢上的考量,所以說後來用貨櫃屋做了這個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屋子,然後也自己親手打造了這個又俗又呆又傻的一個窯。
當初開PIZZA店的原因是為了自己最疼愛的三個孩子,雖然對於這方面一竅不通,但黃永澧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出發,他放的料像一座小山丘,他的價錢卻只要一兩百元,這些都是為了讓人有像家一樣的感受。
一開始就是爸爸說你們想要做披薩還是想要做甜甜圈,怎麼突然叫我們做這個選擇,爸爸說因為這兩種東西都是你們喜歡吃的,然後那時候就考慮很久,然後我就跟爸爸講說,那爸爸不如我們來賣披薩好了。
那因為經過很多的波折,然後跟面臨了一些考驗,那這個收入其實當時也是個問號,因為從一個沒有做過披薩的爸爸,其實對我自己本身是很大一個考驗,我永遠有個信念,再怎麼樣永遠比不上母親做的味道,所以說我只能維持這個家的味道,讓喜歡回家的家人們隨時隨地就可以回來,吃到有能量的披薩。
對於娃爸這三個孩子一直是他心中的不捨,一個單親爸爸為了把家庭守護下去,做了很多努力,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即使一開始有過很困難的日子,但孩子與父親互相的鼓勵成為這個家最大的力量。
他在這邊看到了人生百態,他也曾經難過過,爸爸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們,你知道嗎?對!他問過,那我這個爸爸需要去慢慢慢慢去幫她療傷。
有一天我回來就說欸?爸爸桌上就怎麼只有一張單子,爸爸就說不知道,那我們再加油,然後就這樣沿路走過來。
那女兒就很天真地回答我,爸爸你不就希望我們三個孩子團結在一塊嗎?做什麼事情不管會遇到什麼挫折,我們都要一起團結在一塊,那其實那時候也被孩子鼓勵到、也被他感動到,然後才一直堅持,那曾經也口袋只剩下幾個銅板,那一般人可能會想說,我就此放棄吧!但是你看著這些三個娃一天一天的長大的時候,他就是給你最好的動力。
到現在這個家開始做出了名氣但他從不漲價,即使賺得不多,他仍用笑容、用元氣去教育孩子、面對客人,他用美味披薩帶著三個孩子走過低潮的故事更賦予家庭更強韌的精神。
淡江新聞 吳孟庭 陳家愷 採訪報導
披薩爸爸開店撫養三個孩子 | PeoPo 公民新聞




《分享知識》讓每月的家用自動流進來
阿麟


阿麟有:
1 位朋友
12張相片
44 段影片
61 個討論
20 個部落格文章
免費加入訂閱我最新的【家用互助】推廣報告。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的會員:


yampayampa阿麟阿麟MengliMengli依芸依芸群修群修
關於【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改變人生的金流互助》 助人而後人助。 讓每月的家用自動流進來。 1.每月25美金加入ID 2.推廣【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3.【提供諮詢與分享資訊】,賺取每月固定的【家用互助】。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7位成員
12張相片
50 段影片
84 個討論
23 個部落格文章
避免信寄到垃圾夾,請先將 mail@idcity.cc 加入新增聯絡人。


若要控制您在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會收到哪些電子郵件,請按這裡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貓咪拯救被狗攻擊的小孩...完全豁出去了!

看完真的從此對貓咪另眼相看!(已泛淚)或許貓不如狗那樣會討人類開心,但這不代表家貓就對人類毫無感情…事實上,牠可以為了保護人類,完全將自己豁出去!

今早一位爸爸上傳了一段爆紅的影片:狗發現小孩落單以後,衝向前展開攻擊,家裡貓咪隨後展開反擊,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多台攝影機完整捕捉到這怵目驚心,卻也奮人心的畫面。從小孩的傷勢來看,如果沒有貓咪出手,後果不堪設想。

放泥就可在此向這隻偉大的貓咪致敬!<( ̄一 ̄ )<( ̄一 ̄ )

Evernote 幫您記住生活的點點滴滴,輕鬆保持條理。下載 Evernote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摘自許文龍回憶錄

財富觀 其實錢是讓自己活得幸福的一個手段



錢,要用了才是錢! 撰文:許文龍

看待財富,許文龍認為這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是贏得幸福的「本金」,所以,關鍵在於如何用錢。他說,要幸福,就得花錢。反過來想,所謂財富,是用掉了、換來幸福了,才是真正的財富。 若你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錢,那你整天盯著「銀行簿仔」就好了



說到「幸福」,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東西。並不是說,有一塊東西叫作「幸福」給我去拿,而是一種狀態。



一個人的幸福,從何而來?像個守財奴一樣把錢緊緊抱住,對人卻很摳,每個人都不理你,這樣可以幸福嗎?



想想看,光是我一個人有錢而你們都沒錢,會產生什麼問題?一個人最怕別人不理他,回家時太太不理你,小孩也不理你,你賺再多錢也「沒路用」,對不對?這是非常嚴重的。再說,假如這條街上只有你有錢,這條街你敢不敢住?



這就是我前面講的釣魚哲學。一群人相約去釣魚,最快樂的情況就是大家都釣到魚,而我釣的比別人多一點。從這裡出發,一個幸福的環境,應該是大家看到我會說: 「許桑你來了!」大家見面很快樂。快樂,就是要互相,我很有錢,但別人也加減有錢時,會比較快樂。而為了造成好的環境,你就必須使大家都好,所以最後,所謂理想的環境,就是一個「會受到別人尊敬」的環境。



到哪裡都受到歡迎的人,是一個好命的人。



你們要了解,我這幾十年來,在公司所做的一切,其實是為了我自己的快樂去做的。一般人往往認為,我給員工股票是為了讓員工快樂,可是,事實上是給的人比較快樂喔!因為當我把錢給你,你永遠會認為許先生是好人,大家看到你就會說:「許桑,你做人有夠好!」



因此,也不要因為這樣就認為我天生賺很多錢,就是要分給別人、就是善意。說沒有善意,也可能過於極端,但也不能把它美化說我就是有這個度量。我賺的錢也不想分給別人呀,我 是為了我的快樂,才在公司設立員工認股、分配盈餘種種制度,完全和「善」沒有關係。所以,我不是純為了利他,是為了利己才利他啦!



至於說回饋社會,實在說,沒有人可以善良到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拿給別人去花,這是不可能的。可是,我從沒錢的時代把錢當作命,一路走來,會覺得其實錢是讓自己活得幸福的一個手段。若在很早期,如果有人要拿我的錢,我一定跟他「搏性命」,但到了後來,我發現若給你一些錢可以來換得我的快樂,你會因此而尊敬我,也是不錯的事情。這種心情也是從無到有、慢慢產生出來的。所以我會去蓋醫院、建博物館,或是其他種種。



若你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錢,那你整天盯著「銀行簿仔」就好了,可是人生是要追求幸福,而幸福也需要投資。這是很現實的,要幸福,就得花錢。



錢,不一定要留給後代



我常講,一個人實際生活所需要用到的錢,實在不多,但若去比較爸爸給你的錢是兩千萬元,給我的只剩五百萬元,問題就來了。



所有的事情都不管,只針對這件事。無法處理時,大家就拿出刀子「相堵」(互砍),然後要找爸爸算帳,爸爸若不在,就找媽媽出來。都忘記爸爸自小把你拉拔、把你扶養到長大,只是不知道財產分下去會變成這樣而已。



所以現在很多家庭,爸爸過世後,大家要先講清楚了財產分配,棺木才能下葬。我看台南市夠有名的某商界大老就是如此,棺木不知拖了多久才入土為 安。



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三個兒子。一生拚死拚活買了三間房子,自己一間,大兒子、二兒子各一間,只有小的沒有。所以他退休至今,還在做工。



有人就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辛苦?」他說:「我若不買一間房子給小的,我死不瞑目,小兒子會一輩子怨我。」我跟他說:「這件事情很簡單,你就把另外那兩間房子賣掉,大家都沒房子,不就解決了?」可是,這麼簡單的事他不會去做,你看人有多傻,比動物還傻。



這在你們聽來,像是笑話,卻是普遍存在的事情。我這個年紀,身邊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情形,都是為了錢──不是供三餐溫飽的錢,而是分配給孩子的錢。分配不好,問題很大。



當然,我辛苦賺的錢,說完全不給子孫也是不近人情。只不過,全給孩子未必是好辦法,到底對他們是minus(減分 )還是plus (加分)也很難說,照我想,是minus的成分來得重很多。



對於沒能力賺這些錢的人,我知道這筆錢是毒藥。



我知道我一生賺的錢若都給孩子,孩子一定不會快樂。因為他們也不敢用,他們會想「這是爸爸辛苦賺來的錢」,用了會覺得對不起父母。



我很高興的是,我的大女兒就很明確地跟我說:「爸爸,我一毛錢也不要,你賺的錢你用就好了,看要做哪些社會事業,我日子過得去就好。」她自己也很乖,生活很樸實。我三個孩子都不曾問過我錢的事情,都認為「錢是爸爸賺的,看爸爸要用在哪裡。」他們這樣想是很好的,所以我也計畫把要給孩子的錢,拿去成立一個基金會,再讓基金會給他們做個顧問之類的,可以領個薪水,免得日後萬一沒頭路,至少還可以生活。



總之,「錢要留給後代」這種思想若不放,我們一代一代賺的錢,就無法回歸社會。



你看美國的大學,人家捐錢捐很多,多到花不完,但台灣的大學真的很可憐,沒人要捐錢。剛開始只有奇美有捐一點,現在別人才開始捐,但比起先進國家還是差很多。



我們常說自己有多厲害、說我 們有五千年文化、中華民族什麼的,實際上說了一卡車,就是兩個字而已:自私。所有的錢就只要留給自己子孫,就是要放在外國,如此而已。



事實上,我們能成功賺錢,自己的能力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我們都需要其他種種看不到的條件配合。在很原始環境生活的人,反而會去想周邊的事,但我們活在物質便利的現代,電話拿起來就能通、水龍頭轉了就有水,要什麼就有什麼,往往卻忘記去想:「到底我們是怎樣成功的?」



一個社會,本來就不是你踏出家門就有路可走,下雨就有水溝可以流,水龍頭轉了就有水可以用的。這些大家都忘了,都以為自己多厲害,才會只想著把錢留給自己的後代。



我有一個朋友,台大畢業的,也是一家公司的大股東,他很早就向我「展」(炫耀)說,他的工作都「做完了」 ,所有他名下的股份都沒有,是零,全都放給孩子了。他的意思是說,他繳很少的稅金,很順利,而我以後就要繳很多稅金。言下之意,我做得不好。



所以說,教育程度越高,看的視野越窄。我認為,對事想得開,對錢就會想得開。你若能肯定所有事物的價值,人的一生會過得非常輕鬆。



企業沒有永遠這回事,永遠存在的,是我的博物館和醫院



錢,要用了才是錢。我們一定要先有這個觀念的覺醒。錢若只是存進銀行,就像原料送進倉庫一樣,還不是成品。



只會賺錢不會花錢,就像工作只做了一半;若錢還沒用就躺下去,就更冤了。





===============================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擁有傲人的事業財富,也安於平實自在的生活風格,那麼,他是積極的企業家?還是知足的樂活族?答案兩者皆是,也兩者皆非,在即將出版的許文龍口述回憶錄《零與無限大》一書中,許文龍用淺白的口語,娓娓道出他最精華的人生智慧。原來,有捨才能得,從事業到人生,處處可見許文龍在捨與得之間的調和藝術。如同書名《零與無限大》,有歸零的捨,才有得到無限大的可能。《今周刊》特別搶先摘錄書中部分精采內容,以饗讀者。這是一本回憶錄,也是生命許多層面的睿智解答。



無論是客戶、原料供應商或者員工,企業主的立場往往都是站在對立面,許文龍的成功之道,在於讓這所有的「對立」轉變為「非對立」,

他認為,企業若可以做到「非對立」,就沒什麼好忙的了。

兩個餌,只釣一條魚就好



一九九九年,日本《經濟新聞》把「亞洲賞」頒給我。那個賞後來也頒給了台積電的張忠謀、交大張俊彥校長,但我是日本以外、亞洲民間第一個獲得這項榮譽的人。



當時,我受邀到日本演講,記者問我:「許桑,您在沒有任何資源的條件下,ABS(塑膠的原料)如何做到世界第一?」



記者這麼問,其實是有原因的。企業要做到世界第一,通常要有先天條件。比如講,有很大的市場,像美國;不然就是原料低廉,例如擁有石油;或是工資便宜。沒有這三項條件,要做到世界最大是很不可能的事。



我們奇美是原料八○%從國外進口、產品七○%銷售外國、工資也沒比別人便宜,卻做到世界第一,所以日本頒那個賞給我。他們問我,生意是怎樣做的?我就 說:「我喜歡釣魚,經營,我有我的釣魚哲學。」



這釣魚哲學我只講兩點。第一,以釣鯽魚來說,一粒浮標、一條線、兩支魚鉤、兩個餌,然後你只能釣一條魚。釣鯽魚若是你釣兩條,會被內行人笑。浮標動一下,你就要拉起來,如果動了,沒看到,等到第二次動才拉,那就是「眼睛不好」。



為什麼兩個餌,卻只能釣一條魚?



因為你釣起一條魚時,另一個餌──其實是番薯揉的──就會自然掉落水底,這樣魚才會繼續靠過來。若是你一直兩個魚餌釣兩條,那個地方就會空空的,因為到最後魚也活不下去。



這意思就是,對人要留餘地。對生意來說,就是要留些利益給別人,這樣關係才會繼續下去。



比方說,我可以賺一百塊,可是我願意少賺一點,賺八十,讓你多賺二十。這樣你好、我也好。就是說,讓人覺得你笨笨的,你才有錢賺。舉例來講,明知要漲價了,你要囤貨,我還是照樣賣給你;但若降價了,損失算我的。



我們得利,也要留一些利益給別人,這樣大家的關係才會一直深下去。



別人釣很多,但我釣最多,這是最快樂的結果



我跟日本記者講的第二點就是:要讓大家都能釣到魚。



釣魚,要結伴。譬如我們七、八個人,早上一起歡頭喜面開車去釣魚。去的時候大家都很快樂,講說我今天要用什麼餌、用什麼方法來釣。可是回程的時候,若只有我釣最多,別人都沒釣到,這時候我就會是最悲慘的。再怎麼講,也沒人理你,反正你最厲害。你很快樂,可是,要向 誰去說?



所以,怎樣才能最快樂呢?就是:大家都釣到魚,而我釣得比別人多一些,這時候,整台車就會快樂得像要翻過去一樣!

這個哲學就是說:做企業,你要去想「如何分享利益」。



分享,就是和你周邊的客戶、員工、和原料供應商都有關係,因為你是買材料、由員工加工、再賣給客戶的。你和這幾個周邊都能夠利益共享時,這些人自然會繼續跟你在一起。



在全世界,買原料打長達十年契約的,我是頭一個,普通公司都是簽一年。當然若這期間你無法供應原料,只好放棄權利。但我是要和你建立十年的關係,在這十年中,我都向你買,所以你可以安心,也不需要salesmen(業務員)。我會把一整年用料的schedule(計畫)都排給你,你就照這個生產就好了。不過價格大家來談,成本結構也要讓我知道,因為你也 是要向人買原材料,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要如何共享,來做一個formula(公式)。在這十年間,大家都很安心。



世間有些事情,是對彼此都有好處的。做生意,就是要找到這條路。





我和客戶的關係也一樣。我若賣得貴、賺得多,客戶就少賺;反之亦然,這原本是一種對立的關係。但是,和我買原料一樣,要怎樣把原本對立的關係轉化為不是對立?這就是祕訣。



你和員工本來也是對立的。但是做事業,你不可能單靠自己一人,一定是一群人。若公司大賺,大家也賺到了,那我進公司時高興、大家也高興。可是若所有股票都是我的,大家只是吃我的頭路,不管公司多賺錢,領的薪水都固定,那他們是不會多歡喜說:「啊!真歡喜公司大賺錢!」這樣我進公司的時候也會很難過,想要找人講話、說公司怎樣怎樣,人家會想說:「這是你的事!」這樣是不會快樂的。



因此,最快樂的情形,就是當我釣很多、別人也釣相當多時,是最快樂的。這就是我的釣魚哲學。 做owner(業主)的人賺錢,下面的人也能得到利益,大家有一個共生的合理關係。



所以在奇美,我要求一定要讓員工的配股比其他公司多,不是只有技術者,即使最基層的守衛、女工,你也要給他們。理論上你不用給,因為你已經給他們薪水了,但我認為還是要給,因為他們也是夥伴,別把他們當作外人,要高興時一起高興。很多公司高階層的人收入很高,底下的就很低,奇美的制度是:大家都重要,只是重要度差一些些而已。



所以我和員工不是對立,是利益共享,他們知道,如果公司賺得錢比較多,自己也會分到;客戶也是,他們知道若我賺得多,我會回饋;我和上游廠商也是如此,大家有一個合理的關係。



對供應商來說,更是這樣。我今天叫幾家來談原料,你今年就有生意,但明年不跟你買了,你就 超慘,因為我是大客戶,你的產量我占了一半;若我使用這個向你買的power(權力),要求你降價,降到最後,你只好倒閉,關門大吉。



但做生意不是你倒,我就會好。因為別人會害怕,說不要和奇美做生意,那你就慘了。所以,雖然短期間你可以得到利益,但是你得不到長期的利益。



相反的,一旦長期的關係建立起來,你就可以輕鬆,沒什麼好忙了。即使短期內有經驗不足的問題,也都有辦法可以修正。



生意若可以做到「非對立」,這些關係一旦建立,你還有什麼工作好做呢?大家閒閒,「抓虱子相咬」而已。



但如果沒做好這件事,你就會每天都很忙碌。



 ============================



<事業觀>



如果把一件事情放大,會怎樣?



小時候,我就習慣從大的角度來想事情。



我對讀書沒什麼興趣,數學也不怎麼樣,直到數學課我看到那個「躺下來的8」─數學裡代表「無限大」的符號「∞」,看到那個符號,我就好高興。這,正是我要的。



現在大家在談全球化,其實,我很早就有全球化的概念。從少年時代,我面對一件事情時有個習慣,就是先去想「如果把它放大以後,會變成怎麼樣?」然後用那個放大以後的結果,來思考現在的事情。



我做ABS的時候,日本已經有一套傳統作法。當時國外都是按照客戶的需求來生產,叫作Custom Grade(訂製級)ABS,客戶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



所以生產線就需要很多。我就想,未來樹脂、塑膠發展起來以後,需求也會變大,生態應該很不一樣。所以,我就做出一個很大的觀念轉變:「我是做大眾需要的,不要只為少數人生產」。



在奇美的發展中,我就是抓住這一點。我把ABS的規格從過去的「餐廳點菜」,變成了「吃到飽」的自助餐。你來只要繳一百塊,就能吃到飽,價格便宜,品質穩定,而且一定吃得飽。現在全世界ABS的作法,都是用我這一套的。



所以奇美的發展,靠的就是這個「無限大」的觀念。



孫子兵法中最好用的,就是第三十六計



很多人都以為我沒失敗過,其實這是錯的。在奇美這些年的歷史裡,我轉換了許多種領域,做過很多行業,也收掉很多,只是,因為我跑 得比別人快,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失敗過。



每間公司都有每間公司的體質,就像我自己的體質就不適合去挑米一樣。但是,什麼行業適合你的體質,就要有所抉擇了。有些是早期適合,後來就不適合,所以有些行業做一陣子以後,我就會覺得「不行」而把它結束掉。





而所謂的「不行」,就是指沒有競爭力了。



我們奇美的薪水都比別人高,再加上對員工未來的種種保障,每個員工我們的負擔大約是別人的兩倍,所以,只要是小企業、家庭企業可以生產的東西,我就不做了。



像ABS,它就是需要技術跟資本累積的產品,小的企業無法生產。我的競爭對手是外國,當時主要是日本,所以我ABS一推出,對日本和美國的打擊就很大。



因為當時他們的薪資負擔種種都比我們多,技術跟策略也沒有我們靈活,所以,我的ABS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到世界第一。



但是,技術這種東西,不是沒有盡頭的。有些技術你一直開發,還是有走到飽和的那一天,這時候,過去和你技術有落差的國家就會一直追上來。像ABS,韓國、泰國、或是馬來西亞這些 國家都慢慢追過來了,他們的工資負擔又比我們輕,所以過去是我在追人家,現在變成被人家追。過去是我們最強,現在換成別人強。這都是很正常的,本來就會有變化。



另外,像鈕扣、建材、壓克力、保麗龍等很多事業,我過去也曾經做得很大,後來也一一收起來了。有一些,是我認為沒有未來;有一些,是我認為不適合在台灣繼續發展下去。



但是我有一個特色,我不是賠本了才收,我是「利潤比較少」了就收,不是等虧損到一塌糊塗才不做。很多人就是會這樣,會一直撐,傻傻的撐,我是看差不多了就收,還沒虧損就收。



這一點在奇美的發展史上是很重要的:不要有包袱在身上。很多人就是會這樣──表面上看,新產品不斷推出,但舊的產品也沒有放手,最後就會形成「舊的在虧,新的在賺」的現象 。



趁一個行業還有空間時把它收起來,不能說是失敗,因為不可能有一種行業是可以永遠賺下去的。



所謂的失敗,就是當一個行業已經沒有未來了,你還笨笨的一直做下去。



所以有些做生意的朋友來,我常常會提醒他們:「對你們來說,孫子兵法最好用的,就是第三十六計──不行了,就要跑。」經營企業就是要這樣,時機到了,體質不再適合了,就要跑。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要跑得比別人快,不要等火燒屁股了才跑。因為,要把公司收掉的時候都會很痛苦,除了客戶不願意它收起來,你也要找新的工作來讓員工轉業,這些事情要處理得好,就要在還有賺錢時採取行動。

============

<人生觀 人一定要思考 到底想追求的是什麼 >



許文龍深受莊子思想的影響,因此他認為,謙卑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才能用自在的心靈去接受一切無常,然後得到真正的自由。接下來,事業、財富的起落變化,都不再是幸福與快樂的干擾因素了。 花會開會香,也會謝會落,這就是無常



到自然裡,可以讓我們的思考很自由。



日本人有一句話說:「花會開會香,也會謝會落。」這就是無常,萬物都有相對性,所以我鼓勵大家要讀《莊子》。



莊子就是主張一件事情要從相對性、要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我們在想:「老鷹你飛得這樣高,若稍不注意,摔下來一定死。」這是我們看老鷹。但老鷹看人是:「人類怎會這樣笨?有車、有水溝、還有電線杆,不是掉進臭水溝,就是被車撞到。」我們跟老鷹說:「你飛得太高很危險!」老鷹會說:「人才笨,我在這裡才自由自在呢!」



這既不是老鷹比較對,也不是我們比較對,只是有一個相對性。



若是你讀完《莊子》能有所領悟,你來看世間的事情,就會很有彈性。你會換不同立場 、換不同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



我也常常會這樣,有時候會生氣,不過換一個時間、換一個角度想想,實在說,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人就是這樣,會衝動,或者認為就是應該要如何。



所以莊子偉大之處,在於他視花謝花開、浮沉起落這些事物消長都很正常,都只是常態。



莊子對死亡的看法就是這樣。怕死是自然的,但仔細想想,世間哪有不死的事物?沒辦法改變,就歡喜地接受;不管你高興不高興,它總是會來。



事業也是一樣,本來就會有消長,有起有落,才會有社會階層流動。所以經營事業沒有永遠成功的,否則錢給你三代都賺光光,那不就太沒道理、太不公平了?



只是,我們嘴上這樣說,但若要把賺錢的方法傳授給別人,一般人都無法接受。但我老實說,你若有我這樣的想法,人生 就會很輕鬆。



像我經營奇美電子,向銀行借這麼多錢,有上千億,大家都會問說:「你都不煩惱?」我會想:「要煩惱什麼?」



許文龍



我不曾為這種事煩惱,我的錢也沒想要留給孩子,萬一公司怎麼樣了,就是換頭家而已。我若做不下去就換別人來做,我變成小股東也沒關係。



名字是可以換的,奇美改名成什麼而已,這也沒差。因為人才還是存在,產品還是存在。對我來說,奇美走到這一天,已經是社會的了,只要我能力不夠、財力不夠,只要方向對、對社會有益,拜託別人來經營都可以。奇美的老闆未必得是許文龍,可以變成姓黃的、也可以變成姓蔡的,這樣經營事業才對得起良心。



若能這樣想,人可以活得很快樂。否則你想,上千億的債務,一輩子賺的錢就這樣了,就會過不去。



我最大的資產,就是這個觀念。我很自由,不會讓人被事物綁住。



至於面子問題,假如你擔心失敗被人笑,那平常你就不該 常常出來炫耀,跟別人說自己如何了不起。斗笠戴著,留一些本錢。你若要炫耀,就會連失敗的本都沒了。

你的幸福,要如何定義

人活著,就是肚子餓了要吃,愛睏了就睡。需要的東西很充足、很方便,這就是快樂。



這種快樂要如何達到呢?用錢,錢的價值就從這裡產生。



但是有了錢以後,我們就會開始想,今天用了這些錢,明天會不會變沒有?於是,我們開始去思考「投資」、思考怎樣才能賺更多錢。



我常在講,所有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人們忘了原先的目的,只重視手段,而且是末端的手段,最後眼裡也只剩下手段。



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沒有很好,什麼都缺,所以古早人常在「相借問」:「米現在一斗是幾銀?」現在沒有人這樣問了,現在的米,是用器械在運輸,用機器而不是人工在磨,我們活在這麼一個享受豐富的時代,卻忘記了一些事情。



人一定要回去思考,到底我們 要追求的是什麼?



人一生的目的,打拚事業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這個價值觀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也非常明確。比較複雜的是:幸福的定義人人不同。有人是看到「銀行簿仔」增加,就感到真快樂,有人是這些錢沒花完就不爽快。所以,要先想想:你的幸福定義在哪裡?



這實在是非常大的學問。



怎麼說呢?你來看,人一生的過程,少年時代會認為花錢真是爽快,所以少年時代的幸福,就是錢拿去花,就感到快樂。可是到了一個年紀以後,用錢好像在割肉一樣,他寧可割一塊肉給你,也不願花錢。真古怪,省錢變成了一個人的快樂!



這不是笑話喔。我有很多朋友,少年時代經常相約飲酒,但現在,你叫他把手剁掉,他也不願花錢。當然他有他的不安,不省不行。而且,想完如何省錢、如何可以不用繳稅之後,他 就會開始想:如何把錢留給後代。這種事現在已經成為一套專門學問,還得聘請好幾位顧問去研究。



我想,大部分的小孩都不會要求說:「爸爸,你要給我多少錢。」反而是老爸老媽,會認為財產沒給孩子不行。



財產給孩子之後會產生什麼問題?不公平的問題。我的奇美股票給誰?另一間公司股票給誰?給的時候價格相同,但經過五年以後價格變動了,兩個就開始吵架,會說爸爸比較疼你,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就要另外再給他錢。



到最後,孩子已經忘了爸爸的存在,只會想說,為何當初爸爸給你好的股票,給我不好的股票?孩子的腦袋到最後只存在這個,忘了當初爸爸也是出於好意,而且當初價格都是相同的。



摘自許文龍回憶錄 | 慈惠醫專休閒事業管理科(慈惠休管科)




《分享知識》讓每月的家用自動流進來
阿麟


阿麟有:
1 位朋友
12張相片
44 段影片
61 個討論
20 個部落格文章
免費加入訂閱我最新的【家用互助】推廣報告。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的會員:


yampayampa阿麟阿麟MengliMengli依芸依芸群修群修
關於【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改變人生的金流互助》 助人而後人助。 讓每月的家用自動流進來。 1.每月25美金加入ID 2.推廣【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3.【提供諮詢與分享資訊】,賺取每月固定的【家用互助】。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7位成員
12張相片
50 段影片
84 個討論
23 個部落格文章
避免信寄到垃圾夾,請先將 mail@idcity.cc 加入新增聯絡人。


若要控制您在 【家用互助】網路社群 會收到哪些電子郵件,請按這裡

謝啟大撞臉黃渤簡直是雙胞胎


前北市秘書處專委謝啟大因上中國節目談太陽花學運惹爭議,日前請辭獲准,並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表示「棄領退休金」,昨晚(8日)她又參加政論節目大吐苦水,引起不少關注,頻頻登上新聞版面,有眼尖網友就發現她與中國演員黃渤的長相頗為神似。



謝啟大和黃渤都有一雙彎彎月亮眼和高挺鼻樑,臉型皆屬典型的國字臉,兩人笑起來都有深深的法令紋,相似度頗高,認為相似的網友紛紛表示「超級像,簡直...姐弟/兄妹/雙胞胎來的」、「真的有像@@是失散的姐弟嗎?」,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請別侮辱黃渤」。(洪彩婷/綜合報導)

謝啟大撞臉黃渤簡直是雙胞胎 | 即時新聞 | 20140509 | 蘋果日報



Hu Mike | 建立你的名片貼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如何直接複製網頁圖片內文字?「Project Naptha」幫你解決

看到 ghacks 介紹了一款有趣的 Google Chrome 擴充套件:「 Project Naptha 」,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幫我們直接複製網頁「圖片上」的文字內容

你有沒有發生過看到網頁圖片中有一些需要的資料,結果才想到圖片內的文字無法選取,於是只好自己一個字一個字重新打出來的窘境?

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在當我看到一張電影海報、唱片海報而想要複製上面的作者資料時,可能發生在我想要複製圖表上的某段資料時,可能發生在我想要剪貼截圖上的某段文字內容時。但是,之前我都要重新打出來。

而「 Project Naptha 」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做到無縫整合的操作流程,安裝這款 Chrome 套件後,載入任何網頁的當下就幫我們在背景完成了網頁中所有圖片的文字辨識,於是當我需要選取複製某張圖片裡的文字時,可以「直接圈選」、「直接複製」,操作上很神奇也十分方便,沒有複雜流程,任何人都能馬上上手。

延伸閱讀,其他文字辨識類型工具:
Google Docs OCR 文字辨識pdf,圖檔34種語言,中文有簡無繁
Evernote 拍照記憶法,用照片筆記收納人生瑣事的心得
Google 翻譯 Android App 新增 拍照翻譯 與 隨打即翻 功能

1.
例如當我在網頁上看到一張表演的海報照片,想要複製圖片上的創作者名稱去搜尋資料。



2.
這時候只要先在 Google Chrome 上安裝「 Project Naptha 」,就可以直接用滑鼠圈選圖片上的內容段落。

選取完成後,按下右鍵,彈出「 Project Naptha 」選單,選擇「 Copy Text 」,便能將圖片裡的這段文字內容複製起來。



3.
英文的部份,辨識成功率很高,可以完整的將各種圖片上的資料複製後貼上其他文件。

當然,前一個步驟中,像是海報中間那樣的特殊設計字體,當然就無法完整的成功辨識,這也是可以合理想像的。



4.
至於英文之外的語言,例如中文、日文,雖然「 Project Naptha 」本身功能上也有支援辨識(需要在「Language」中切換到自己想要辨識的語言),也確實可以分析出部份文字,但通常結果都無法百分之百正確,在中日文上還不到實用的階段。



5.
「 Project Naptha 」使用起來真的很簡單,安裝後什麼都不用設定,只要每次看到網頁圖片上有自己需要的英文內容時,都能直接圈選複製。

這樣的功能就能在很多特殊時刻省去我們的麻煩

例如在一些電腦、手機截圖上看到自己想要查詢的內容,現在就能直接複製。



6.
或者在一篇漫畫、海報、作品封面上看到自己需要的資料,也能直接圈選複製。


7.
對於製作成圖片的圖表,上面很多重要的數值資訊,現在也可以在瀏覽時直接圈選複製,不用自己重新打一遍了。

或許這是應付不時之需,但遇到時,就可以帶來很大的方便,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安裝來試試看。

「 Project Naptha 」 Chrome 套件: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project-naptha/molncoemjfmpgdkbdlbjmhlcgniigdnf/details

 
 
Evernote 幫您記住生活的點點滴滴,輕鬆保持條理。下載 Evernote